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

口語的特色 (三)


4. 斟酌字句時的重複


由於說話時須即時選擇詞語,尋找用例,有些人會不斷地重複上一句話,希望從念叨上一句中引出新的詞語來。一個中學生在課堂上說:「要有一天,我的嘴巴一動,一大套話,一大套話呀,就像流水似地流了出來,那該有多好哇!」
也有些人用設問式的重複:「我認為這篇文章是比較重要的,重要在哪裏呢?不只是看到這種現象值得探討,而且……」
更有些人把上述兩種方法揉在一起,例如,有一個老先生在會上說:「我們前進了一步,但是,可能有一些,遇到一些,怎麼說呢?迷途啦。」老先生在說完「可能有一些」後,用近義句「遇到一些」和設問句「怎麼說呢」填空,接著才說出斟酌好了的字眼「迷途」。



5. 同義重複


口語中同義重複有加深印象和理解的作用。它出現的形式有:

1.注釋型
例如:「他的腦子已搞死了,搞僵化了。」──「死」的含義很廣,說話人再用「僵化」來注釋它。

2.感嘆型
例如:「今天,在美國發生了一件舉世震驚的事,九月十一日,這一天,是我們沒法忘記的日子。」「今天」和「九月十一日,這一天」是同義重複,強調這天在美國所發生的事情,令人震驚。
此外,口語中還有「你怎麼回去你」、「這是為什麼這是」等同形重複的句式。


6. 追加現象


說話時,把先浮現於腦子裏急於要說的部分先說出來之後,常常發現剛說過的話不是說漏了一些,就是說得不夠得體,不夠準確,甚至與事實有出入,但說出來的話又收不回來了,所以只能在後面作一些補充、注釋和更正。這種說完了又想起的補充語叫「追加語」。
例如:
「哥哥剛回來,從四川」;
「今年,美國爆發九一一恐佈事件,不,去年」;
一個孩子拿著臉盆匆匆忙忙地跑過,旁邊的大人問他:「幹嘛去呀?拿著個臉盆。」
帶黑線的短句為追加語,用來彌補前一句說話的不足處。

也有兩次追加的情況,例如:
志明與媽媽乘坐的公共汽車突然拋錨,志明緊張地問:「怎麼啦?車,媽。」
第一次追加「車」,第二次追加「媽」。
書面的句式應是:「媽,車怎麼啦?」

有人把口語中的追加形式看作倒裝句。由於寫文章從容不迫,不易出現這類追加情況。


7. 形象語詞多


口語裡使用的詞語不少具有鮮明的形象色彩。
形象語詞大多通過打比方構成。如冰棍兒、燈泡、瓜子臉、長頸鹿、麵包車(即小巴)等;也有摹狀擬聲的,如:香噴噴、暖烘烘、白茫茫、甜絲絲、水淋淋、響噹噹等。
形象語詞還通過比喻產生一種新義,大部分為三字習用語,如北京話的「咬耳朵」,是指靠近耳邊低聲說話,決非互相咬對方的耳朵。類似的有:「拍馬屁」、「吹牛皮」、「炒冷飯」、「踢皮球」、「打小算盤」、「吃大鍋飯」、「打退堂鼓」和過去與政治運動有關的「打棍子」、「扣帽子」、「抓辮子」、「穿小鞋」、「背黑鍋」等。
各地的方言語詞都相當生動、傳神,例如:廣州話裡「掟煲」(即分手)、「箍煲」(復合)、「黐線」(精神病)、「黐根」(說話打結、不清不楚)、「打蛇餅」(人擠得水泄不通)、「排長龍」(排隊隊伍很長)、「煲電話粥」(與人通電話的時間久)等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